新闻中心

Home / news
化工人必知的化工装置常见安全隐患[2]

 

8. 气瓶

1) 气瓶没有配瓶帽、防震圈

2) 氢气钢瓶夏季运输、存放时,没有遮阳措施,导致曝晒

3) 部分气瓶超过年检期限

4) 乙炔瓶与氧气瓶同时使用时,安全间距未超过五米

5) 用带催化剂手套关氢气瓶阀

6) 敲击碰撞气瓶

7) 气瓶使用后,气压小于0.05Mpa

8) 气瓶组及管路连接、阀门损坏

9) 氢气瓶使用时,未采用防静电装置或已坏

10) 气体钢瓶没有防倒措施

11) 储存场所存在地沟、暗道

12) 贮存场所不通风或通风不畅或有腐蚀性气体进入

13) 缺灭火器材

14) 乙炔气瓶放倒使用

15) 气瓶颜色模糊不清

 

 

 

电器仪表

 

 

1. 防爆区内设置非防爆电器或控制柜非防爆

2. 配电室窗户玻璃破损

3. 配电室内杂物较多

4. 配电室内有蒸汽水、物料管、粉尘、腐蚀性物质,致使电柜内的电气设备老化,导致短路事故

5. 变压器室外有酸雾腐蚀或溶剂渗入或粉尘多

6. 控制柜或变电柜后有衣服等杂物

7. 配电柜过于陈旧,易产生短路

8. 电缆靠近高温管道

9. 架空电缆周边物料管道、污水管道等泄漏,使腐蚀性物料流入电缆桥架内

10. 埋地电缆受到地下水腐蚀

11. 电缆井、沟内污水严重渗入

12. 电缆桥架严重腐蚀

13. 电缆线保护套管老化断裂

14. 铺设电气线路的电缆或钢管在穿过不同场所之间的墙或楼板处孔洞时,未采用非燃烧性材料严格堵塞

15. 乱拉活动排风,导致电缆接头脱落、漏电

16. 开关按钮对应设备位号标识不清

17. 车间内有零乱不明电缆

18. 应急照明灯未装或已坏

19. 露天电动机无防护罩

20. 操作现场照明度不够

21. 设备与电气不配套(小牛拖大车、老牛拖大车)形成电气设备发热损坏、起火

22. 电气设备、电缆桥架上冲水

23. 防爆视镜灯、照明灯元宝螺丝松动,漏光

 

 

静电

 

 

24. 在易燃易爆场所,反应釜、管道、贮槽、冷凝器、输送泵、法兰、阀门未接地或接地不不良

25. 在易燃易爆场所,投粉体料斗未接地,充氮气

26. 超过安全流速(v2<0.64/d)输送汽油、甲苯、环己烷等液体

27. 氢气流速总管超过12m/s,支管超过8m/s

28. 将汽油等从高位喷入贮罐底或地面

29. 在未充氮气时,异丙醇铝、镁粉等由敞口漏斗投入含汽油、甲苯等反应釜中

30.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脱衣服、鞋帽及剧烈活动

31. 在易燃易爆场所,用化纤材料的拖布或抹布擦洗设备或地面

32. 向塑料桶中灌装汽油

33. 用汽油等溶剂洗工作服或拖地或钢平台、地面

34. 不锈钢、碳钢贮罐罐壁未用焊接钢筋或扁钢接地,超过50m2未有两处接地

35. 存在散发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未采用增湿等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

36. 用塑料管吸料或装甲苯或回收甲苯

37. 用压缩空气输送或搅拌汽油

38. 防爆洁净区未使用防静电拖鞋

39. 接地扁钢、屋顶防雷带生锈、腐蚀严重

40. 高出屋面的金属设备未焊接钢筋并入避雷带

 

生产现场

  

41. 贮存原料或废料较多

42. 现场“跑、冒、滴、漏”多

43. 保温层损坏

44. 缺有效防护栏

45. 常闭式防火门常开

46. 存有粉尘(镁粉、锌粉等)的操作岗位,未及时清理

47. 金属钠、钠氢存放,没有防雨措施或废桶、废袋随意存放

48. 消防通道堵塞或各种管线及其支架妨碍通行

49. 灭火器缺少或已过期锈蚀或消防带、消防栓不符合消防要求

50. 废料桶有多张标签

51. 强氧化剂(双氧水、高锰酸钾等)堆放在木架上

52. 钢平台晃动幅度过大

53. 钢平台或钢柱腐蚀严重

54. 局部区域溶剂浓度超标

55. 高处阀门手柄、铁棒等易跌落

56. 混凝土楼面震动大

57. 室外钢棚或屋顶杂物多

58. 防毒器材过期或失效

59. 生产现场存放有非生产用具(食品、报纸、小说)

60. 缺乏夏季的防暑降温设施

61. 室外小管径水管冬季未保温

62. 车间内没有紧急淋浴、洗眼等卫生设施或已损坏

63. 车辆未装阻火器进入生产现场

64. 易燃易爆场所没有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失灵

65. 反应釜、贮罐、泵等未标注设备位号和名称

66. 大铁门没有固定插销,一旦风大就可能使铁门擦出火花,导致危险

67. 库房门槛偏低,一旦发生意外,危险品将外溢

68. 生产现场地面存放铁板、钢管

  

人员、现场操作 

 

69. 没有岗位操作记录或操作记录不完整

70. 吸料、灌装、搬运腐蚀性物品未戴防护用品

71. 存在操作人员脱岗、离岗、睡岗等现象

72. 粉体等投料岗位未戴防尘口罩

73. 快速开关阀门

74. 分层釜、槽底阀分层后未关

75. 分层釜、槽分水阀开太大,造成水中夹油排入污水池或排水时间过长忘记关阀而跑料

76. 高温釜、塔内放入空气

77. 提取催化剂(如钯碳、活性镍等)现场散落较多

78. 用铁棒捅管道、釜内堵塞的物料或使用不防爆器械产生火花

79. 噪声环境未戴防耳器或耳塞

80. 贮槽超压使用

81. 使用汽油、甲苯等易燃易爆溶剂处,釜、槽未采用氮气置换

82. 烟尘弥漫、通风不良或缺氧

83. 带压开启反应釜盖

84. 员工有职业禁忌或过敏症或接触毒物时间过长

85. 紧急阀门或紧急开关不易操作

86.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带钉子鞋或高跟鞋、凉鞋 

  

土建 

 

87. 可能发生火势蔓延的上下楼层管道井没有预防措施(如阻燃材料封堵)

88. 有爆炸危险的工艺未采用防爆墙及轻质屋顶或未考虑足够的泄爆面

89. 出入口和紧急通道设计数量不够或堵塞或无明显标志

90. 厂房基础已受酸、碱类物质腐蚀,立柱、梁已受损严重

91. 有大风时,钢窗玻璃易脱落

92. 楼梯太窄或较陡

93. 室内排水不畅或低洼处长期积水、积油

94. 通道或作业处,头顶与顶棚没有足够的空间

95. 在不明地下管线(水管、电缆等)情况下,随意开挖路面

96. 使用大型机械在接近地下电缆、管道等附近挖土

97. 在禁火区域内动火时,生产车间未派人监护

98. 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管道断裂、泄漏等),未立即停工进行应急处理

99. 挖掘的沟、坑、池等和破坏的管道,未设置围栏和标志,夜间未设置照明

100. 发现土壤有可能坍塌或滑动时,未停止作业

101. 没有防止地下空罐、空池上浮的措施

102. 在下罐、下池作业时,未办理相应审批手续或未遵照审批要求实施(如劳保用品、监护人落实等),防范措施未到位的情况下作业

103. 在非土建作业时,未办理“非基建用工手续“或作业前不了解相应可能风险,在安全措施不到位情况下开工 

 

生产检修

  

104. 在容器内进行清扫和检修时,遇到危险情况,没有紧急逃出设施或措施

105. 动火作业无监护人或监护人由新近员工担任或违章动火

106. 超负荷吊装

107. 工具或吊物未合理固定

108. 未配备或未穿戴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等)

109. 无警示标志或标志已模糊不清(如防止触电、防止坠物等)

110. 检修时踏在悬空管路或小管径塑料管道和搪玻璃管道上或使用不安全登高设施

111. 电焊机、手动电动工具等电缆破损引起漏电,零线破损或跨接

112. 盲目进入污水池、深沟、深池作业

113. 冬季管架结冰滑,无防滑措施

114. 安装公司电焊工无电焊证或检修工未经过相关培训

115. 直接站在石棉瓦、油毡等易碎材料的屋顶上作业

116. 高处作业时,未采取防范措施进行交叉作业

117. 高处作业时,电焊机的零线未接到所焊位置

118. 有异味或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区域作业未佩带防毒面具

119. 高处补、挖墙洞时,未设安全围栏或安全网等

120. 清理出的危险物料由高层向下层散落

121. 用吊装机械载人

122. 夜间作业无足够照明

123.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或其他恶劣天气时,仍在露天高空作业

124. 釜内作业时,釜外无两人以上监护

125. 釜内检修时,没有切断电源并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牌子

126. 进罐作业前,未对釜进行有效清洗

127. 进罐作业前,未分析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有毒气体(CO、H2S)浓度

128. 进罐作业前,未对物料管线如原料、溶剂、蒸汽、水、氮气等管线可靠隔离

版权所有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营销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座309房间

电话:17704516003   

邮箱:18003666166@163.com 

网站备案号:黑ICP备17003034号-2

技术支持:中国铭网